彭州市基于自身“六个一”特色产业优势,立足“2+2”产业园区主攻方向,加快融入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产业链体系,精心构建“843”产业链架构,为产业发展描绘清晰蓝图。推动8条重点产业链在成都大圈链中巩固、提升地位,同时结合彭州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深耕细分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推动4条特色产业链着力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标志与品牌;推动3条培育产业链主动融入成都圈链建设,积极引育龙头企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投建,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增长极,深度嵌入区域产业布局。 涵盖中医药、航空动力、低空经济(含无人机)、银发经济等7条已纳入成都市产业链体系的重点产业链, 也包括绿色食品等四川彭州经开区主攻产业。重点产业链是我市精准承接成都市重点产业链部署的体现,也是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包括山地运动(含冰雪经济)、家居家纺、陶瓷产业、牡丹兰花4条产业链,充分体现了我市的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和比较优势,加快推动将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包括平台经济、现代物流、人工智能(含软件和信息服务)3条产业链,我市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目前尚未纳入成都市产业链体系,需积极做强做优产业集群生态,做大产业规模,深度参与成都重点产业链配套协作,力争尽快实现产业链能级跃升,全面融入成都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确保“843”产业链顺利推进,彭州市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从领导协调到问题解决,全方位保障产业链发展。 在彭州市产业圈链建设专项工作组下,构建“总链长+链长制+承载地”机制,总链办设在市发展改革局。总链长统筹协调跨产业链、跨部门重大问题并决策;副总链长协助总链长,负责日常调度、解决重难点问题及监督工作进展;总链办承担专项工作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统筹产业链建设,制定工作要点,建立协调与考核机制。 “843”产业链实行链长负责制,建立“链长+链长办+产业园区+镇(街道)”架构,链长办设在市级相关部门。产业链链长对接省市,为产业链发展全方位把关,指导制定工作要点与产业图谱等;链长办对接省市牵头单位,落实产业链日常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调度工作、协调问题,制定产业政策,服务重大招引项目等。 在产业链链长领导下,链长办协调落实,相关部门与园区协作,建立问题收集、交办、反馈、销号管理机制,及时解决产业链发展问题。 结合成都市考核评价机制与彭州市产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链建设全面评价,形成年度分析报告,为优化发展提供依据。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展改革局 《详解彭州 | 彭州市创新构建“843”产业链,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