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彭州故事   彭州乡镇(街道)简志——新兴镇
返回列表
查看: 224|回复: 0

彭州乡镇(街道)简志——新兴镇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86

回帖

581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811
发表于 2025-4-16 17: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84627b9f7894b0c11098564e4b60db3e.gif
【开栏语】乡镇(街道)是最基本的行政治理单元,更是文脉传承的具体落点。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按照全省乡镇行政区划统一部署,2019年底,彭州市由原辖20个镇(街道)调整为13个镇(街道)。为留存原有的乡镇景象,守住乡愁记忆,特开设“彭州乡镇(街道)简志”专栏,以《成都乡镇简志》为参考,重点讲述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彭州市各乡镇(街道)的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情。本期,让我们走进新兴镇。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8d33d91c137934ab4aa49b1cc159c417.jpeg 新兴镇

新兴镇地处彭州市西北部,横跨湔江两岸。东、南邻丹景山,西接磁峰、小鱼洞两镇,北靠通济镇,区域面积33.77平方千米。

镇内以丘陵为主,境内山峦起伏,溪沟纵横交错,有煤炭、耐火材料、石料等。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有林地53.82平方千米,经济林园1.13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代属西乡鹿坪里,1935年设新仁亲太联保;

1940年,因原场镇有新兴称号,1940年改新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乡。

1952年4月于新兴场设镇,乡镇并存。

1985年撤乡存镇。

2019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前,辖君山、阳平、龙怀、石梯、花坪、断山、止马、狮山8个村和海窝子社区;总人口16946人,其中农业人口9840人。

2019年12月25日,撤销新兴镇,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通济镇。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1938年彭白公路彭县段改扩建。1958年于新兴场另修一条约1500米的道路。建新兴汽车站。1958年彭白铁路新兴段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通车,建梅子岭车站;1969年彭白路新兴段改建柏油路面;2004年,彭白铁路停运。1973年,建成长270米、宽5米的新兴段卵石拱桥。1999年12月建成通济大桥,长316米。1966年于新兴上场建跨湔江的钢绳桥,1980年于新兴下场建跨湔江的钢绳桥。1998年将索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大桥。2005年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水泥路总长44千米。2018年完善彭白路沿线景观、护栏等公共设施的维护与美化。彭白路、川西旅游环线、彭磁路皆过辖区。

【邮政通信】1950年前设邮政代办处,1953年设邮电支局。1981年建两层楼房,有50门交换机1台。1994年开通新兴支局程控交换机。1999年村村通光纤电视,光纤电视用户1064户。2004年村村通电话。2005年,全镇拥有座机电话5470部、移动电话13395部。2019年,每百户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320余部。

【镇村建设】1979年,新兴场街面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完成镇总体规划,有正街1条、水巷子10条。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度挖掘古韵遗风,打造以“田园生态养生”为特色的海窝子古镇,2011年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镇,2014年被命名为四川公共文化示范点。2018年,止马、阳平、断山村获得省级“四好村”。

【其他设施】1958年,沿湔江的村建蓄水池471个,打沙凼492个。1978年建成环山渠约9千米。1970年建小水电站1座;1976年建装机容量20千瓦的水电站1座,供393户用电。到1981年,全镇通电。1998年投入26.5万元,新修止马坝、中河村防洪堤约260米。1999年投入57万元,新建光辉、龙怀、山尖村4座水塔。2009年完成寿阳等村天然气、水、电的安装。至2010年,31个农房重建点3251户农房竣工,城镇集中居住自建房完工589户,238套安居房、廉租房建成。至2019年,镇域内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备,农村安全饮水达100%。




b1f5c4949dbb1a94d1d7385528957cd1.jpeg
78d3770ca8293c53a010e332529b2a31.jpeg

095d4b3a76776ff275d9771fccb5a725.jpeg


经济发展



【农业】镇内粮食主产水稻、玉米、洋芋。经济作物主要以黄柏、黄花梨、核桃、板栗、樱桃为主。有楠竹、斑竹、慈竹等10多个品种,面积2万多亩。199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3万元。2005年淡水鱼养殖面积500亩,其中狮山村鲟鱼人工繁殖基地发展到50余亩,为西部规模最大。全镇人均纯收入4497元。2010年建成彭县黄鸡、藏鸡繁育基地。2011年,灾后恢复养殖水面600亩。2016年,种植食用笋500亩,樱桃、猕猴桃共1200亩。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7万元。

【工业】镇内乡镇企业主要有煤矿、煤矸石、沙石等。1999年,乡镇企业利润167.43万元。2005年工业增加值1945万元,企业利润101万元。2006年关闭煤矿等企业,重点发展旅游、住宿、文创产业。

【商贸旅游】1952年建供销合作社,21世纪初供销社撤销。2000年新修综合贸易市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发展旅游业;2009年后打造海窝子古镇、止马坝旅游区、阳平观道教养生园区、阳平村生态农业观光区。2017年新建17家乡村酒店和农家乐,成立“乡村旅游协会”。2019年成立海窝子古街商会,下设麻饼、民宿、餐饮等行业协会;总投资32亿元的止马岛生态湿地旅游项目动工建设;游客接待量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



55cb15d98297c6b1edb179552c45966d.jpeg
ff46045cad489120965ce676e9f23cae.jpeg

社会事业



【教育】清末建致用义学。1920年建新兴小学。1969年在小学内设初中。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9年新兴小学、幼儿园灾后重建,新兴小学改名彭州新兴亚东小学,可容纳12个班、600名学生。2010年高中教育普及率80%。2019年有小学、幼儿园各1所。

【医疗卫生】1950年前有中药铺9家、西药3家。1940年成立卫生分院。1952年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更名为新兴医院。1982年修建两层楼房,面积1500平方米。2007年,标准化、规范化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新兴医院完成灾后重建。2011年,村卫生设施投入使用,建基层医疗卫生室7个,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文化体育】1981年建文化站。2004年成立社区腰鼓队。2009年灾后重建文化站,村村建有图书室。2010年,完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图书室、远程教育网等设施建设;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人人看”。2016年,举办金钗花邀请赛、竹海寻蝉花活动、海窝子摄影大赛、古蜀祭祀等活动。2017年,建成海窝子蜀绣展示厅,完善全镇旅游导视系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古街灯饰亮化。新兴镇以戏曲文化交流体验为主题举办曲艺研讨会,举办2019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戏剧展演季“环境戏剧”单元。2019年10月17日-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分会场活动在彭州市新兴镇海窝子古街举办。建设全社区蓝牙音响,有1个川剧体验区。

【社会保障】199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和住房公积金归集面达100%。200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82%,为16户特困户修建住房,扶贫62户,脱贫10户。2011年,76户低收入家庭住上了廉租房。2016年建日间照料中心4个。2019年,城乡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全年参保登记率98.55%,做到困难群体扶助全覆盖。

















c35ed055aef8753bf301cdfe86628b19.jpeg
8fd33995be26d07062cea90f01951810.jpeg

















81e8da3ac4a9c8cafcde7eb31f780868.jpeg


名胜古迹



【阳平观】位于阳平村,始建于东汉末年,是张天师弘道的第一个治所,属道教二十四治之首,被道学家誉为“中国道教中央教区”。1994年起由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亲自主持恢复重建。

【海窝子古镇】海窝子又名“新兴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始建场至今。传说是古蜀王鱼凫建都“瞿上”的所在地,古谓帝王之居为海,故后人称此地为“海窝子”。又说此场靠山边处有一天然洞穴,终年有水流出而得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在此留下《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汶川特大地震后,新兴镇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度挖掘古韵遗风,将海窝子建设成以“田园生态养生”为特色,再现汉风唐韵的古镇。





9c639bf84d829fa93b8d65ccb516fc85.jpeg
7cac354c9c3bea90d0b5920ef915c44a.jpeg
8b5ac66616e4f381ff0d1d155991d57f.jpeg
5dc87dd5b1be87fc5a5b3c2c2e49960c.jpeg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类鱼凫王的传说、古彭国的来历、阳平洞天的传说、止马坝传说于2006年9月被列为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新兴竹编】新兴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主要产品有竹编凉席、凉枕、扇、箩、筐、篮、箕畚、摇篮等。技艺流程包括编织、车花、拼花、穿珠、翻簧。2010年5月被列为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传统技艺。

【新兴蜀绣】蜀绣以软缎、彩线为主要原料,其绣技甚为独特,有100种以上技巧的针法绣技。新兴蜀绣以彭晓华为代表,其蜀绣作品以花鸟、仕女、百兽、十二金钗为题材,近年来选择以牡丹为主要题材创作。2010年5月被列为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传统技艺。





8481db77f9c707bfad842b963e380bff.jpeg
524e973f36cb192cbee71bf105892cc2.jpeg
61a1add120494c1497e38768c1e49fa9.jpeg
88bee0b8a334e4e1e21a5f6bc7e7704f.jpeg
faf5c376d7a837941de1a014baea01ec.gif END
参考资料:《成都乡镇简志》,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图片来源:天府原乡通济、品鉴彭州、彭州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0 | 帖子: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