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FangSC-Light;">图源:长沙文旅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彭州市博物馆联合申报的“《我在县城找国宝》系列短视频”,从291家申报单位、340个申报项目、5305个申报小项中脱颖而出,获评“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
ingFangSC-Light;">据悉,本次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得到各地文物、网信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响应,收到的5300余件作品,内容涵盖文物保护利用、考古研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科技创新、文物交流互鉴等领域;形式包括音视频、纪录片、融媒体活动、动漫等多种类型,其中手绘动画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画广泛应用。获推介的优秀作品将在新华社客户端“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平台”和“中国文物报微信视频号”进行集中展播。
ingFangSC-Light;">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
ingFangSC-Light;">精品推介精品项目名单
ingFangSC-Light;">纪录片《瓷海瀛洲》
ingFangSC-Light;">故宫博物院
ingFangSC-Light;">北京故宫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ingFangSC-Light;">光华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ngFangSC-Light;">“数字中轴”融媒体活动
ingFangSC-Light;">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十大博物馆抖音大联播·
让‘国宝’实证文明山西主题活动”
系列报道
山西省文物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物”相望》系列短视频(第二季)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我在县城找国宝》系列短视频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博物馆
纪录片《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武王墩考古日记》系列短视频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纪录片《史说江西》
江西省文物局
江西广播电视台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
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
《暖风习习——戈壁上的宝贝》访谈节目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
获推介的作品主题突出、制作精良、形式新颖、传播效果突出,系列短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相望》(第二季)、《我在县城找国宝》、《武王墩考古日记》等,记录考古发掘现场的精彩瞬间,探寻文化宝藏的历史价值,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
在《我在县城找国宝》系列短视频“瓜形金盏”一集中,依据历史画册,再现了宋代人宴饮场景,并将瓜形金盏融入其中,直观展示了文物的历史用途。
请扫描上图中的二维码,
一起来看彭州文物如何出圈~
在一本名为《寻蜀记》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宋端平年间(1234—1236)的一天,成都府彭州城,夜深了,董宅的灯还亮着,董家上下面色凝重,听说蒙古人从大散关打来,恐怕不久便打到彭州,倘若蒙古人进城,不但家中的金银器难保,连性命都难以保全。董家人商量再三,决定将金银器挖坑埋藏,暂避风头,尔后踏上了流亡之路……
藏于地下的这些珍宝,没有等到主人归来,而是尘封了八百年之久,直至1993年才重见天日。
1993年11月5日,天彭镇(今天彭街道)西大街的一处基建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在基坑底部突然发现了一块规整的石板,众人合力撬开石板,下面竟是个大坑,掏出几件物品竟全是金银器。
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部分文物
后经考古人员勘测发现,这是一个长1.2米、宽1米、深0.9米用青砖砌成的砖窖,上部用3块长条形石板覆盖。区别于墓葬出土,考古学上将这种特意藏匿财宝、器物的遗址称为“窖藏”。
彭州金银窑藏出土了351件金银器,可以辨认器形的有343件,金器占27件,其余为银器,总价值高达20亿元。其中,一级文物高达115件,彭州金银器自此名声大振,其技艺精妙、器型典雅,代表了宋代金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国宋代金银器第一窖藏”,彭州市博物馆也因此成为全国一级文物最多的县级博物馆。
(宋)莲盖折肩银执壶、温碗
(温碗有铭文:董)
这些出土的窖藏,除了各种食用器,还有“吉庆号”的瓜棱壶、“厚德堂”的熏炉、“张家造”的“十分”金钗......这么多的金银器,不只是让人们看花了眼,更实打实感受到了宋人的奢华。
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部分金银器上的铭文
根据金银器上的铭文,专家们推断出这些金银器的主人为宋代彭州城的一户董姓人家。
专家发现,这些窖藏有一些共同特点:①埋藏年代:大都集中在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至南宋灭亡期间。②分布地:大多是昔日的行政中心或军事重镇。
凤鸟纹银注子,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原来,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蒙古军兵分三路,其中西路攻打四川,兵荒马乱之时,百姓纷纷将家中值钱的家当掩埋起来,这是宋代窖藏在四川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800多年后重见天日,包括葵形银盏在内的宋代金银器,见证了宋代的繁华,也烙下了那段历史和文明的印记。
“唐有何家村,宋有天彭镇”。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金银器达265件,是文物界著名的“大唐遗宝”,彭州市博物馆的这批宋代金银器窖藏从体量到工艺品质都不遑多让。
(宋)瓜形金盏
在宋代的成都平原,金银器的制造已非常先进。唐宋金银制品的全套工艺技法,在彭州金银器中几乎都有体现。宋代的匠人们发展了传统手工的锤揲、錾花、剔地、镂空等技艺,充分利用金银的延展性,以轻薄的金银材料直接捶打出极其立体的浮雕效果,显现出创新的奇思异想。
(宋)菊花金碗
这批彭州金银器主要包括首饰和生活容器两大类。其中有不少银葵花盏、莲花形盏、狮纹盏、叫子升天夹层盏等酒具,尤其是瓜形金盏的劝杯,造型尤为精巧,专作劝酒且兼玩赏之用。
这些金银器物不由得引人遐想,当时董宅举办宴会似乎颇为频繁: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美器美酒交相辉映,众客将酣美一饮而尽……
象纽莲盖溜肩银执壶
宋代金银制品从体量上变得相对轻薄、灵巧,“镇馆之宝”之一的象纽莲盖溜肩银执壶就是典型,造型从稳重敦厚发展为轻盈纤细。它约30厘米高,直口,直颈,溜肩,鼓腹,饼足,手柄细长而弯曲,仰莲形的盖子上立着一头小象,周身覆盖各种雷纹、卷草纹、三角形蝉纹、双龙戏珠纹等,图案繁复精细,工艺精妙叹绝。
由四川博物院收藏、出土于彭县竹瓦街青铜器窖藏的西周羊首六涡纹铜罍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
在宋代诗人汪元量的笔下
彭州富庶繁华
如今的彭州市博物馆则是一个
回到历史现场的上佳地点
修缮一新的院落古意盎然
步入其中,清雅幽静
这些珍贵的“国家宝藏”
正焕发时代光彩
朝着文化传承的辉煌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