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听鉴彭州|世界级地质奇观!葛仙山的“擦痕”发现记~
返回列表
查看: 6310|回复: 0

听鉴彭州|世界级地质奇观!葛仙山的“擦痕”发现记~

[复制链接]

7270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75
发表于 2023-10-29 18: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1997年3月10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等六位专家

致函当时的万年乡(今葛仙山镇)人民政府,

称葛仙山是“世界级地质科学遗产”。

同年10月18日,新华社四川分社三名记者

邓全施、费强、李书忠上葛仙山考察采访,

留下的题辞墨宝称葛仙山为“世界级地质奇观”。

这座山究竟为何被称为世界级地质奇观?

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本周彭彭带你追根溯源……

175957iyekcm16ivmdee1f.gif

世界级地质奇观葛仙山

配音/张一舟

神奇的山峦、溶洞与道家葛永璝仙师的“养性成道”结合,衍生出葛仙山无数的神话故事,也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称颂。大家好,我是张一舟,本周邀您一起走进葛仙山。

清代诗人李调元曾作诗赞颂葛仙山:

八十一洞若鱼贯,二十四峰相蝉连。

至今葛璝丁东水,疑是韦皋富贵泉。

二十四峰环列,形似初绽莲花的葛仙山,座座孤峰如刀削斧砍,互不相连,千姿百态,山内多溶洞,素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说。遍山古柏苍翠,风景清幽,令人称奇叫绝。

乡人刘筱波先生曾著有《葛仙山墨痕小纂》,胥道枢为该书作序曰:“彭县东北五十里万年乡,胜利一隅,平畴万顷,分其星野,嶂以云峦,而葛仙山陵壑尤美。”“蜀山万点,秀出莲花,彭阙双飞,芳流芝草。怪石,龙蟠虎踞,清泉,蛇走鱼飞。嵯峨二十四峰,雷首月牙之妙;深窈八十一洞,盐堆乳盖之奇。外远嚣尘,中多古刹。坐山试剑,诛妖播为异闻;滴水鸣琴,飘韵接于梵响。嵩岳金壶玉柱,望之诚为神仙居;罗浮琼宇璇房,望之犹有烟水气。”

正如胥道枢文中所述,葛仙山山洞妙趣横生。石象洞掩映在青松翠柏丛中,深约70米,洞中石笋、石柱、石花、钟乳石各具形态,玲珑剔透。雷声洞亦名琴音洞,口小腹空,岩顶滴水,发出叮当声,宛如琴声,洞口大声呼叫,内声如雷,洞中清潭永久不涸,久雨不涨,极为神奇。

人们把龙门山东麓的葛仙山作为向神灵顶礼膜拜的圣地,大概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奇峰异洞。但是,人们绝不会把这座神话中的仙山同地壳运动联系在一起,更想象不出它在地质学上有多么的神奇。

沿万(年)白(鹿)公路或走原花园沟至石牛角的老路,你可见在水中形成的沉积岩(砂岩、页岩)被强大的地球引力掀来向北倾斜。到葛仙山旅游,不失为一条科普教育的好路线,上看石灰岩组成的飞来峰(冰川漂砾),下观沉积岩向北倾斜,你一定会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 
















“擦痕”发现记















175957qpba00w4vtwbdt6j.jpeg

是谁先发现葛仙山地质奇观,并催生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诞生呢?是谁“最早发现”这个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唯一一处特级保护点呢?不是20世纪20年代发现葛仙山飞来峰的老一代地质专家,而是骆耀南和他的团队。

175958wpzjjxv0pdxxphbb.jpeg

温家宝(右一)向骆耀南(左一)颁发李四光科学奖

骆耀南,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四川省地矿局总工程师。1988年8月21日至22日,他带领团队上葛仙山,于8月22日午后3时许发现了葛仙山“地质奇观”。

175958ywcdkhlw4cjhhw4h.jpeg

一行人经广生洞、穿心洞、鱼洞、杨家寨子、石牛角、银子窝,到达目的地“飞龙洞”。骆耀南带领工作团队,走一路看一路,至北寨门脚,已是午后三时许,他们往水帘洞方向行进。

175959z0t4drwuadp11urd.jpeg

没多久,专家们聚在一起,观察一处压在泥石层上的石灰岩块。石灰岩块形成的历史久远,属二叠纪,至今有两亿多年,因板块撞击,把它从地下掀起翻上来,又推覆滑移,压在年轻的第四纪地层上。由于石灰岩块从远处推来,使岩石底部形成磨擦痕迹,显示着它推覆滑移的行迹路线。

175959ryaqyxr2ovotkua2.jpeg

 骆耀南、俞如龙、侯立玮等著  (1998年)

也是在1988年,骆耀南在对四川龙门山中段地学旅游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之后,率先提出了建立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并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和宣传,建议做好龙门山飞来峰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主持编写了包括《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景观考察指南》在内的9本四川地学旅游考察指南系列丛书,这些工作为龙门山、大渡河、自贡、海螺沟等建成国家地质公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5959r3162e8yep17z6n4.jpeg

后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上葛仙山,由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饶荣标教授等人陪同,搜集创作素材,写成《横空出世龙门山》《地结天成龙门山》两集分镜头电影剧本,两次把摄影机对准“擦痕”,该片为北京1996年世界地质年会作准备。饶教授2000年6月上葛仙山考察时说,仅“擦痕”这个镜头,就引起世界地质专家轰动。
















专家眼中的地质奇观















180000tyjyb6bgwsgtstl6.jpeg

彭州籍中科院院士、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这样说:“我曾三次到彭州,就是为了研究龙门山‘飞来峰’地质现象。飞来峰指的是老地层在上面,被压在其下的是新地层,中间有一层薄薄的砾石层,这种‘三明治’现象的形成大约在220万到260万年之间。不仅葛仙山如此,白鹿顶也是这样的‘三明治’结构。这是一个地质上的奇观,是青藏高原隆升的证据,很有价值,可以作科学普及的实证。

180000r7rdruadira2m7zm.jpeg

另外,1991年3月14日,《四川科技报》四版刊发高级工程师何银武撰写的《飞来峰葛仙山》一文,也对葛仙山的地质奇观发表了见解:“葛仙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喀斯特地貌,即飞来峰溶蚀盖帽山地的典型代表。”“更富有魅力的是地壳运动陆内的推覆造山作用遗留下的两大地质奇迹,至今有待科学界进一步研究和解释。”

180002ozff1qhfy1sqba3a.jpeg

1997年3月1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西南石油地质局石油地质研究院高工彭德林、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高工周自隆等专家亲笔签署致万年乡人民政府函称:“彭州市葛仙山地区,风景优美,是道教胜地之一。目前该区正在进行恢复性建设,盘山公路已见雏形,即将成为旅游胜地,已成定局。”“但是,对该区的世界级地质科学遗产——目前世界发现的巨大的巨型冰川漂砾(原定为‘飞来峰’),至今尚未被人们完全所认识。”

180002ux39eogpdtexzpe9.jpeg

“通过我们组织专家先后4次前往该区考察,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可以初步肯定葛仙山是属于世界最大的巨型冰川漂砾。这些巨型冰川漂砾的发现,不但对国际第四纪研究、全球变化、人类起源、现代气候演化趋势分析和预测等均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同时,对该区经济和发展旅游事业,提高该区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巨型冰川漂砾的发现,

这“本末倒置”的地质结构,

这“天外来客”般的飞来峰,

给葛仙山增加了科学奥秘,

如今的葛仙山不仅是道教名山、旅游胜地,

更是一个科考研学的好去处!

END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品鉴彭州 《听鉴彭州|世界级地质奇观!葛仙山的“擦痕”发现记~》[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