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盘剧情又更新了哈
铁铁还真考上了 —— 读!读的就是成都的研究生!
今天小编就继续带大伙 一起来欣赏这个 最新版的读研日常
马上又要有两条新线开通的消息 想必各位已经都晓得了
但你发现了吗 今年“上新”的许多站台 可谓是沉浸式的城市文化 “专业课” 属于“研究生” 的深耕细作吧
这里以“诗歌圣地”为主题 把杜甫草堂的建筑神韵融入空间设计 流线型天花板造型如溪流蜿蜒 暖色灯光宛若银河倾泻
不用翻诗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千古佳句已然扑面而来 从 “视觉呈现” 到 “精神共鸣” 这波文化熏陶来得太自然 这份藏在地铁里的诗意 也将随13号线的开通运营 与更多成都人相遇
一走进西大街站 站厅顶部如同鱼骨脉络般延展 光影交错间 昔日少城的风貌特色 仿佛突破了时空桎梏 在现代地铁空间里鲜活流转
用现代设计语言回应着 “千城皆如围棋局,唯有少城鱼骨肌”的独特 也见证着 “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的风貌
顺着扶手电梯来到机车厂站站厅 抬头间便进入了“时空隧道” 星空顶+弧形灯带 高铁车头与铁轨车厢跨越星河 两个时代遥相呼应 营造出“铁轨连星河”的梦幻氛围 成都铁路历史的工业浪漫
据成都地铁,距新线开通不到一周时间机车厂站累计客运量约达4万人次。
走进珠江路站 可以“实现”在成都“横”着走
利用张力十足的线条灯光 巧妙划分空间层次 远远看去两侧灯箱 仿佛巨大的“时空之眼” 踏上未来之旅 gogogo 出发咯
既然都考上“研究生”了 那身边必然围绕着许多学霸 那么 请问成都学霸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一起来找答案
万盛站位于温江大学城内 以儒雅之城、科教文化为主题 一踏入便被温润的儒雅气息包围 暖木色立柱如书册静立 深棕色吊顶点缀“方孔圆钱”图案 灯光如知识脉络般蜿蜒流动
温江高校资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在此云集。
以“天堑变通途”为主题 拱形元素呼应桥梁、隧道 熟悉的弧度复刻交大拱门 引人驻足凝望
长达30米的壁画 镌刻着交大精神 “竢实扬华” (意为“待果熟时,光耀中华”) 静静铺陈一部中国百年轨道交通风云
从扶梯上来时 便会被这一墙的流光溢彩给吸引 以成都理工大学自然博物馆中 珍贵的合川马门溪龙为灵感 用120万粒马赛克拼接而成的 幽蓝色的巨幅壁画 “穿越”回远古世纪
画面分为《恐龙家园》《梦回远古》《神秘星球》三个主题场景。
这里把 “书本” 变成了空间的主角 冰蓝色灯光渲染出简约清爽的氛围 满是青春活力 天花板处白色的弧形构件 如展开的书页一般层层延展
而最吸睛的,当属巨幅陶瓷壁画 采用了站点的主色调 将白鹭、江安河和青年的脸庞 作为主要构图元素 把川大的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
如今 一条条轨道交通线路相互连结 织就了城市快速通行的交通网络 串联起丰富的文商旅体资源
从地上地下的空间融合 到站内站外的场景呼应 成都 “以文润城、以文化人” 的内核 通过出行场景落地生根 既实现了轨道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更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聚锦官城 《坏了!被成都地铁“装”到了!》[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