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
已全面领办成都石室白马学校
如今开学也有段时间了
成都石室白马学校是如何接入成都四中资源
又是从哪些方面实现提升
和彭妹妹一起来看看吧~
在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南校区,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正在进行中,英语组的范国勇老师是这次集体备课的主备人。
“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活用资源与集思广益,我们每周采用一个主备人,每次由主备人将成都四中的课件进行梳理消化后,拟定出适合本校使用的方案,再由全体老师共同商讨和完善,最终将成型的课件展现在课堂上,这个过程耗时不多,受益范围却很广。”范国勇说道。
和英语组一样,如今在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南校区,各年级各学科的老师都会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来确定下周的上课内容。这是因为从本学期开始,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全面接入了成都四中的教学资源,所用的课件,全部是由成都四中提供。
如今,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在“四中资源拿来即可用”的情况下,“一人备课,全员共享”的模式得以轻松实现,而除了文字类的资料外,成都石室白马学校的老师还能随时查看成都四中的教学视频。
“现在,我们使用成都石室中学祥云网校的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料,年轻教师可以借鉴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授课风格。同时,老师们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改编,让资源共享在本地落地开花。”石室白马学校南校区执行校长张烁告诉彭妹妹。
这种“资源接入、集体备课”的模式,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北校区也正在实施。由于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北校区有高中年级段的学生,而成都四中在高中教育教学方面优势格外突出,因此九月一开学,成都四中就委派了几名高中老师前往北校区,亲自带班教学。
陈挺是成都四中的一名英语老师,这学期开始,他不仅在成都四中任课,还担任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北校区高二八班的英语老师。“我每周在成都石室白马学校有七节课,包括星期六和晚自习。我把在成都四中的教学理念和培养学生的思路也同时贯彻和运用到成都石室白马学校。”陈挺说。
“陈老师的课让我们非常放松 ,他会和我们互动,让我们对英语更加有兴趣。”“我觉得课堂学习氛围特别浓,每节课都能全身心投入。”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北校区学生们称赞道。
何露是另一名来自成都四中的语文老师——唐焱的徒弟,虽然跟着唐老师学习还不到一个月,但她通过课堂观摩、课后交流等方式,已经领悟到了不少教学“小诀窍”。“唐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教师主导化’变为‘学生主体化’,这样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自主进行自我的探索。我也将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提高。”何露说。
据彭妹妹了解,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即将启动“拔尖创新人才”招生,将从彭州市六年级学生中招收50名学生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这些学生的教学教材、教辅资料、教研活动等都与成都四中同频共振。同时,最优秀的学生会被送往成都四中进行进一步学习。
目前,成都四中共派出了四名老师任教于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分别在南校区初三,北校区高一、高二、高三任教。而除了将成都四中的老师“请进来”之外,成都石室白马学校的老师也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走进成都四中的课堂,通过聆听堂课和参加对应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将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而为了让学生快速成长,学校也将以“学生共育”的方式,不断提升成都石室白马学校学生的学识、眼界和综合素质。
成都四中与成都石室白马学校的全面合作正在进行中,双方将通过“学校共治、教师共培、学生共育、课堂共建、资源共享”的五个模式,实现师生的双向奔赴,力争3至5年实现成都石室白马学校从省二级示范校到省一级示范校的跨越,也让彭州学子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成都四中优质教育资源。
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就是能够不断培养人才
并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优秀人力资源
未来的彭州教育
必将以更加灿烂的面貌
朝气蓬勃地迈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