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源动力”澎湃发展新动能
返回列表
查看: 7250|回复: 0

“源动力”澎湃发展新动能

[复制链接]

7215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96
发表于 2024-12-24 0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前 言





091352gz1319d9rrti5ll7.jpeg

《今日彭州》2024年出了一期年刊,聚焦彭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重要新闻热点,深入调研、采访,解读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围绕“立体山水 彭派之城”,从以战略保障为使命的安全彭州、以现代产业为支撑的实力彭州、以生态人文为底色的山水彭州、以人民城市为内涵的生活彭州、以内联外畅为脉络的开放彭州和以创新创造为特质的活力彭州“六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以“记者视角”讲好彭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彭州故事。

091352l9bbn2b57kq0eub5.gif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化工园区”),是成都市唯一的四川省级化工园区,配套完善、原料充足、市场广阔,具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化工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温学才介绍说,作为成渝地区能源和有机新材料保供基地,化工园区将聚焦筑牢保供能力、加快绿色转型,进一步增强成渝地区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安全彭州”中践行政治责任担当。

091352y1cz8qqdq1deqd2d.jpeg

091352qiuxhhkh4xq7ya1h.png

聚焦筑牢保供能力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离不开现代化的能源产业链。2023年3月,位于化工园区的成都天顺保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500/年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项目(一期)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这意味着这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领衔,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在彭州完成产业化蜕变,走向全国新材料市场。

091352ewjqibs6uj6jtbzi.jpeg

蹇锡高把项目落足在化工园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园区内有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石化”),能为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四川石化项目2006年至2011年,作为国家实施重要能源战略布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性项目落户彭州并开工建设。现在,四川石化每年可生产各类油品600余万吨、化工基础材料300余万吨,保障四川省16个机场80%的燃油以及全省和西南地区汽柴油、航空煤油、化工基础材料的需求。

091352br29sak7zr83fz37.jpeg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好,对能源的需求越旺盛,保供的责任压力就越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彭州紧扣“链主”龙头四川石化,实施强链行动,全力支持四川石化提质增效和优化产品结构,实质性推动四川石化实施总投资122亿元的RTC“减油增化”技改项目。同时,彭州拥有四川最大的在建海相天然气开发项目——川西气田,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投产后年产天然气17亿立方米,可满足至少400万户家庭的生活用气需求。

091352uvn2w5pslsokonvl.jpeg

化工园区的产业不仅保障生产、生活所需能源,也在新材料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天顺保利产品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和可溶解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既可在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应用,也可在家用电器如不粘锅等生活场景下使用,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成都天顺保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文全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天顺保利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其利用新型工程塑料可溶解性和碳纤维复合制作预浸带,热压成型制成板材,实现层间剪切强度大于100MPa,板材弯曲强度达2145MPa,填补了国内空白。

091352mva88ji7iugkh433.png

“这部分工程塑料可用于替代国产C919的原有材料,实现以塑代钢,有着高强度、轻量化的优势。”郑文全介绍道,公司与成飞、商飞等已有合作意向,共同解决我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对支撑新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091352trjsjrjgs9nxjxs8.png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篇大文章。彭州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布局以氢能和锂电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

091352bujlz0rxryp08p00.jpeg

彭州是成都氢能规划布局中唯一的“氢源城”,聚力突破氢源制备、储运、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构建“一中心、一联盟、两基地、多场景”的氢能全链条产业布局,即:科技创新中心、成都氢谷产业联盟、氢源基地、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和多元化场景的示范应用,努力构建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着眼未来,彭州定下目标:到2030年,绿氢占比超过50%,基本建成服务成渝、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绿氢输出高地,构建涵盖交通、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绿氢应用业态,氢能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091352doo4essm80xaqwq7.jpeg

目前,彭州在绿氢先进技术研发、氢源制备、关键材料及设备制造方面实现“多点突破”,具备年产3500吨燃料电池用氢的能力,规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超过15%,氢能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基本建成氢能产业集聚区。

同时,彭州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绿色低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已建成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彭孝军院士等高端领军人才已在彭州开展研发创新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091352m73m7pit36dh33p3.jpeg

成都氢谷具备龙头企业聚集发展、领军人才高端集聚、产业基金引导支持、中介机构深度合作、公共平台开放共享、本地资源优势突出等六大优势。与此同时,立足基础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彭州着眼“双轮驱动”,在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的同时,锂电产业同步发力。

聚焦锂电材料、动力和储能电池,彭州打造涵盖“核心材料——电池制造——循环回收”的锂电池全产业链集群。2022年,总投资达81.6亿元的先进碳材制造基地项目、新能源高端特碳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两大新能源产业领域重大项目落户彭州,为彭州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打造“锂电池关键材料新基地”和“动力电池产业新极核”奠定了坚实基础。

091353li88cluk24r5cuio.jpeg

统筹发展和安全

彭州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加快打造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

彭派之城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布 《“源动力”澎湃发展新动能》[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