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带动设备投资总规模超200亿元,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设施设备体系。 重点任务 包括加快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和动力电池更新,推动出租车、驾培车和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氢能、换电货车示范应用,推动绿色动力船舶发展,推动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等5方面具体任务。到2027年,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超过8000辆,更新电动(含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电池超过5000台;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超过1万辆、新能源冷链运输车1200辆;新增及更新氢燃料电池重卡超过100辆、换电重卡超过100辆;更新改造传统和新能源客渡船320艘,新增新能源旅游客船20艘。 包括加快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推动营运性客车更新换代等3方面具体任务。到2027年,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6万辆;淘汰老旧运输船舶500艘以上,新建适用货运船舶150艘以上;新增及更新营运性客车超过7000辆。 包括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施工和养护设备更新升级,推进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3方面具体任务。持续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桥梁、隧道智慧感知和监测设施设备更新升级,推动路网智慧扩容、安全增效。大力推动老旧养护设备更新迭代和智能改造,加快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箱应用。到2027年,更新淘汰一批高污染、技术落后、老化严重的公路水路养护设备和一批仓储、搬运、装卸设备,提升设施装备本质安全水平。 包括提升公路水路安全应急设备和战备保障能力、提升交通运输重点车船安全监管能力等2方面具体任务,加快推进凉山等国家和省级公路水路应急储备中心建设和设备配置,加快推进“两客一危”、12吨以上重型货车、内河运输船舶、执法车船、巡游出租车、公交车等领域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设备专业化、安全化升级。 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快推动将交通运输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积极争取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交通运输设备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加快形成“近零碳”枢纽、港口、服务区等建设运营标准,加强营运车船等载运工具的燃料消耗量限制、碳排放等标准研究,建立完善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安全交通等领域设备技术标准体系。到2027年,建立完善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安全交通等领域设备技术标准体系。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成都发布 《明确了!到2027年,四川高速服务区快充桩全覆盖!》[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