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上班 看到年仅八九岁的小学生 在路边翻垃圾桶 而翻垃圾桶的原因 竟是为了找烟盒、叠“烟卡” 便宜的烟盒还不要 近期 一种名为“拍烟卡”的游戏 在中小学生之间悄然流行 所谓“烟卡” 是用香烟盒折叠或裁剪成的“卡牌” 孩子们把“烟卡”放在地上 用掌心轮流拍打地面 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到翻个面 谁就胜出并赢得对方的“烟卡” 近日,不法分子利用“烟卡”诈骗小学生电话手表的手机卡骗局在雅安出现,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经被公安机关抓获。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张某已不是第一次将电诈黑手伸向学生。去年9月,他曾指使多名未成年人盗窃各学校学生的电话卡,再转卖给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上家”,以此获利。 据民警介绍,2024年5月,雅安市公安局接群众举报,市区多个闹市有行迹可疑的社会闲散人员在“骚扰”小学生、以“稀缺烟卡”为由,借小学生的电话手表打电话。 接到报警后,雅安警方很快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利用电话卡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随后,雅安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寻找蛛丝马迹,并向各中小学征集线索,很快就得到了指向明确的线索。 经进一步调查,多方取证,警方锁定了尚在取保候审期间的前科人员雅安男子张某。 民警介绍,张某寻找佩戴电话手表的小学生,先出示一些稀缺烟卡,如果对方感兴趣,他就会表示愿意赠送烟卡,但需要借用电话手表。如果使用时间超过1个小时,他就会提供更稀缺、更多的烟卡,大多没有识别能力的小学生都会欣然接受,张某哄骗得来的电话手表无一例外被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民警表示,张某被抓获时正在家中,到案后很快就供认不讳。实际上,这并非张某首次实施此类行为。 2023年9月,张某指使罗某(未满16周岁)、王某(未满 16周岁)、刘某(未满16周岁)3名未成年人盗窃雨城区各学校学生的电话卡和寄存在中学老师办公室内的学生手机、电话卡,张某多次从王某3人手中收购盗窃得来的电话卡,再转卖给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上家”,以此获利。 2023年11月,张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雨城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同年12月被依法取保候审。 张某从看守所出来后,不思悔改,还想继续做“挣钱快”的工作,但这次他却把魔爪伸向了分辨能力极弱的小学生。张某不再拘泥于做一个买卡卖卡的中间人,而是“亲自”出手,利用“稀缺烟卡”骗得小学生的电话手表后,“亲自”帮助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 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件中的张某正是看中了 孩子们对“烟卡”的喜欢 于是将电诈黑手频繁伸向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几乎不可能 直接获得香烟的群体 孩子们是如何获取“烟卡”的呢?
要么在路上捡 要么翻垃圾桶找烟盒 还有的找旁边正在抽烟的人讨要烟盒 甚至“烟卡”买卖还形成了 产业链乃至交易市场 在线上购物平台搜索发现 售卖“烟卡”的商铺不在少数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都明确表明,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是违法行为。 ▲“烟卡”是从烟盒剪下来的,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含有烟草商标、标识的制品均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 ▲根据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废旧烟盒剪下的烟盖,商家不得二次销售;私自将烟草厂家的商标印刷销售,则涉嫌侵犯注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侵权行为。 督督熊在此提醒广大经营者 要守法诚信经营 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 及其他烟草制品 禁止私自印制烟草注册商标标识 制作“烟卡” 广大消费者 如发现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 及烟草制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请及时拨打“12345” 向烟草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堵”不如“疏” 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游戏 同时 多鼓励孩子参与反诈学习 提高辨别能力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警惕!已有学生中招!校园新“潮流”竟是隐形陷阱》[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