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镇”在被看见 | “袖手看”变“一起干”!看丹景山镇的华丽蜕变
返回列表
查看: 38027|回复: 0

“镇”在被看见 | “袖手看”变“一起干”!看丹景山镇的华丽蜕变

[复制链接]

7300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271
发表于 2024-6-1 15: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152146r8dv8isezw77dm8z.jpeg

在老一辈丹景山人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三线建设,再一个就是丹景山的老火车站了。这个陪伴了丹景山人40多年的车站,给无数丹景山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烙印,是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无法替代的情感,藏着丹景山人最难割舍的集体回忆。

152146bkcfifnaklrnzsan.jpeg

随着时代的变迁,丹景山火车站也停止了“呼啸”,所有的回忆将固封于脑海,所有的影像将演化成历史。而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曾经作为丹景山重要交通枢纽的火车站已不再承担交通功能,华丽变身为“1961车站记忆”,持续见证着丹景山的发展变化。

152146msbibis6rjv6jirs.jpeg

152146qzt1cpt08scxsp1z.png
保留历史记忆,唤醒沉睡资源

“1961车站记忆”位于丹景山镇石牛社区,占地约170亩,紧邻彭白路、童话火车总动员,人流量较大,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因长时间缺乏专业运营和维护,该片区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房屋破损、杂草丛生。

152146mw0e0zzg2ee3770z.jpeg

“我们充分盘活闲置资源,配合湔江河谷旅游功能区和小火车主题文创基地进行片区开发,深挖三线建设、牡丹和小火车文化底蕴,采用‘政府投入+居民自筹+社会资本引入’的模式打造而成。”石牛社区党委副书记汤其华表示,目前已活化历史文化建筑4处,收储闲置房屋及宅基地8处,唤醒沉睡土地资源40余亩,优化提升“共享书屋”“乡村博物馆”等8大场景。

152146in88z72dz4f994sx.jpeg

在项目打造前,石牛社区注重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微网格长走访周边小区居民、召开坝坝会等形式收集群众关于片区打造的意见建议,达成行动共识。

打造过程中,社区引导居民共同参与“1961车站记忆”的规划设计、物资采购、项目监督等各个环节,同时引入乡村设计师、网红民宿创始人等智囊团,充分发挥书画爱好者、文艺工作者等社区能人效应共同参与片区打造,营造出有温度、有归属感、可共情的社区美空间,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152146cbnhmhb1rznvvjgg.jpeg

作为百里画廊河谷段的社区消费新场景,“1961车站记忆”以小火车绿道为脉络,有效串联童话火车总动员、共享厨房等,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咖啡简餐、文化旅游等“—站式”服务,塑造丹景火车文化特色区。

152146xdoed1zu0ggj7ood.jpeg

“目前,该片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整体运营,联动社区企业搭建产业发展交流平合,吸引了老站烤鱼、青花椒鱼等5家商家入驻,构建社区商圈经济,已有超50万名游客来此游玩消费。”汤其华介绍道,现已培育村集体经济人才10人,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万元,带动居民就业200余人。

152146uuhjhyrzhh2rnpr1.jpeg

“自从我们这里的条件设施改善了之后,不仅给我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还大大增加了我的收入。”向灵是丹景山镇的居民,在外地上班时无法兼顾家庭,当“1961车站记忆”打造完成后,她选择重返家乡,在家门口就业。“真的很感谢政府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就业机会,能够和家人孩子待在一起,真的很幸福。”

152146dlmlolrgmigy9b7y.jpeg

152146kmci1xknatjnyjsd.png
群众“袖手看”变“一起干”

“咦,什么时候新开了这家丹溪小筑?古色古香,挺雅致的。”近日,路过彭白路丹景山段的游客留意到了路边的变化。是不是“新开”?老板说“不是”,“过去我们彭白路上这道门是关着的,这次重新装修后打开了。”

152146h1qugzxr8tfpg2fr.jpeg

丹溪小筑有前后两个门脸。过去主门脸开向了闲适安静的花溪街。处于彭白路要道上的门脸却闲置不用,为何?负责人表示:“因为彭白路车辆多,环境卫生不好,路边花坛导致客人进店不便,所以干脆放弃了。”时隔多年,让其打开这扇门的“外因”正是如火如荼的百里画廊建设。

前期,政府通过开展沿线环境治理、景观打造、配置停车空间、路面拓展铺装等,有效解决了花坛挡客、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店面视野更开阔、客人停车更方便、客流量明显增加。丹溪小筑、金龙青舍、曹卤鸡等商户“快步跟上”,主动投资进行风貌改造。

152147gdcy22cyyfaji4jy.jpeg

让商户主动掏出真金白银参与改造看似容易,实则艰难。为此,丹景山镇没少做工作、花心思。

“初期,我们每周会召开一次问题反映坝坝会,听取居民关于百里画廊建设的意见建议,收集花坛挡客、停车不便、店面显示度不高、环境不佳等突出问题,同时我们还建立各种制度,协调讨论解决问题,广泛接受监督。”关口社区党委副书记甯州表示。

152147nm64mfyeza996bf4.jpeg

就这样,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的信心和决心,更愿意支持政府的建设工作。当地通过居民自荐、群众推荐等方式,选出代表大家利益的热心居民、乡村能人组建了共建共治共营委员会,全程参与百里画廊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等各个环节,充分动员群众在百里画廊建设中当“主角”,凝聚“向心力”,成功带动群众由“袖手看”变“一起干”。“当初提出要改造时,我们非常理解和支持,全力配合,现在改造过后,环境变好了,游客增多了,营业额上升了。”金龙青舍负责人吕晓霜对改造后的情况十分满意。

152147gni02gkdiogk3383.jpeg

沈包子、芳芳理发店等原本打算关店的店铺也纷纷提振信心、重新开门营业,充满活力的消费氛围正在形成。

“在本次百里画廊提升当中,我们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等主题业态,动员重点商户出资升级原有店面,累计撬动‘个体资金’150余万元。”甯州表示,“除此之外,我们重点围绕治理、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管齐下,做活商圈经济、做强集体经济、共塑节庆品牌,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52147r08j5iov52i8xh2h.jpeg

百里画廊打造以来,彭白路丹景山段商铺营业率已由不到10%提升至40%,被掩盖在彭白路深处的成都最美街道“花村街”、诗意雅居“丹溪小筑”等优秀文旅资源,逐步展现出来,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丹景山场镇片区6000余户村(居)民就近就业增收。


下一步,丹景山镇将围绕“人与景相融,城与产共兴”目标,坚持“群众立场、问题导向、项目思维、市场逻辑”,充分发挥丹景山镇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擦亮“全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金字招牌,打造“见花亲水”特色场景,做活“花经济”,推动立体山水彭派之城高质量发展。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布 《“镇”在被看见 | “袖手看”变“一起干”!看丹景山镇的华丽蜕变》[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