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共彭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102次会议。市委书记廖暾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陈耿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时伯、市政协主席米兰佳列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的重要序言精神;传达学习全国、全省、成都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件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措施;观看2023年长江经济带暗访问题警示片,听取彭州市长江经济带及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研究部署我市下阶段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序言精神,对中青年干部筑牢信仰、对党忠诚、矢志为民、勇于担当、永葆清廉,以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等提出了重要要求。大家要一以贯之淬思想、一以贯之强本领、一以贯之抓落实。 会议指出,各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突出源头治理,重点抓好涉政涉民族宗教类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治理,以“打”促管形成威慑,加强对文化市场和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低俗内容的产生和传播;要广泛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意识,创新宣传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市民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会议指出,要完善制度,扬文明新风,将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要立德树人,筑牢理想信念,打牢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论根基;要加强宣传,传播主流价值,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挖掘和运用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会议指出,要牢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彭派”活力;要总结“三农”工作经验,争先创优比学赶超,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月27日,彭州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生态环保督察领导小组会议。市委书记廖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时伯、市政协主席米兰佳,以及四大班子和成都新材料功能区管委会有关分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观看了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市环督办汇报了彭州市长江经济带及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情况,市水务局、市规自局、市综合执法局分别汇报了领域内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和风险隐患情况,相关分管市领导对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会议指出,各单位要持续推进各级反馈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举一反三,认真梳理已完成的各项整改任务,对照整改措施全面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形成工作闭环,坚决避免虚假整改、敷衍整改、整改不彻底和整改“一刀切”;要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纠,聚焦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领域,着力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会议强调,一是切实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市上下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务必要全面提高思想站位、政治站位、工作站位,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严格的标准,抓紧抓牢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二是要深入系统梳理排查和整改问题。结合历年来各级督察整改台账,全面开展回头看,逐一回应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效;系统梳理本轮央督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的重点关注方向,列出工作清单,靶向发现问题。三是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精准的减污降碳清单,支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支撑污染治理不断深入;以环环相扣的责任机制,支撑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四是市级各部门、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履行监管职责,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生态环境 《【今日头条】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彭州贯彻落实措施》[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