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通信技术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 诈骗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 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未成年人 骗子大多利用孩子对游戏、明星、零用钱的向往 诱导他们上当受骗 近日,扬州警方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186300元。经了解,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孩子收到了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小朋友年幼无知被骗子诱惑,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 随后“客服”告知李女士女儿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要封停30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申请冻结,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 由于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又没开通短信提醒,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银行卡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经查流水李女士银行卡前后被盗刷59次,金额达186300元。
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 《2021年未成年网络媒介素养报告》中显示 对于中奖信息等金融诈骗内容 近一半未成年人无法直接辨别真伪 两成未成年人会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的黑手逐渐伸向未成年群体 不少家长认为 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玩玩游戏 怎么会被骗呢 殊不知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
针对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不仅给家庭造成了经济损失 更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警惕伸向孩子们的诈骗黑手 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二保护”
未成年人反诈教育刻不容缓
在日常生活中 各位家长要引导孩子 多与大人沟通交流 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 或者受到侵害后 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 及时报案 万一遭遇网络诈骗 要保存好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 并及时拨打110或者 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警 一键保存,方便查阅 欢迎转给家长朋友们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教育 《千万别中招!骗子盯上了孩子的微信和QQ》[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