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村建设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再到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彭州积极谋划研究 战略不断升级、方案不断明晰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在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中 一栋栋农房旧貌焕新颜
在彭白路通济镇海窝子段,彭妹妹看到,路边一栋栋房子前脚手架纵横交错,施工人员抢时间、抓进度,集中力量进行施工围挡及防尘网搭建,各项改造工作正有条不紊、安全有序地推进。其中,已有部分房屋完成了改造,外观看起来统一整洁、古色古香。
彭白路海窝子段改造后的农房 “我们这一片的房子都是5·12汶川地震灾后自建的,经过十几年的风吹日晒,外墙看起来破旧不堪,现在政府帮我们将窗户翻新刷上油漆,墙面刮上腻子,甚至连破旧的瓦也全都换了,在外生活的亲朋看了都说想搬回来住。”看着自家房屋换上“新衣”,村民袁静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她说:“现在村里到处都干净整洁,大家都很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生活也很舒心。” 彭白路(海窝子段)改造效果图 彭妹妹了解到,为改善农村形象,市住建局围绕推进农房质量提升,按照农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相关要求,于2023年初全面启动了全市农村风貌提升行动,并积极融入彭派画廊建设工作,以进一步展现和美乡村风貌,惠及广大群众。
“沿线农房风貌改造后,海窝子古镇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提升,不仅住得舒心,游客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小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村民马波感叹道,这次重点改造外墙、砖瓦、窗户、绿化等方面,解决了影响居民生活的切身问题,进一步美化了农房外貌,也让农房环境更舒适、更宜居,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风貌改造后的彭白路(太子段)
“除了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外,我们正在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九尺镇玉源社区、濛阳街道白土河村、致和街道和源村以及重点村致和街道明台村、濛阳街道蔬香村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将从农房建设、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查找问题,针对问题制定乡村建设评价成果应用工作方案,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行驶在濛阳街道蔬香路上,路旁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庭院错落有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墙绘映入眼帘,美丽乡村旧貌焕新颜,让村民们收获了满满幸福感。
看到已经改造完毕的围墙,村民刘兴群露出满意的笑容。“以前的围墙年久失修又布满了污泥,不美观还不稳固。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帮我们进行了风貌改造,后续我也会在门前屋后栽一些花花草草,争取把家里的环境搞得越来越好。”刘兴群说道。
得益于这次农房风貌改造,村民王仕惠也有了新的打算。“以前家里没有门头,是简单用砖搭砌的。这次把家里的围墙、屋顶全部重新翻修了,我家的小院现在变得特别漂亮。”王仕惠说,“我准备去办营业执照,接下来准备借着这次庭院风貌改造的‘东风’,经营一家农家乐。”
小夫路(白鹿段)示范建筑改造效果图 刘兴群、王仕惠所说的政策,是市住建局按照《成都市自建房安全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指导各镇(街道)开展的农村功能风貌提升工作以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和农房建设工作。市住建局表示,自2023年5月开展以来,已经完成了蔬香大道沿线改造提升工作,目前正全力以赴指导白鹿镇、通济镇、龙门山镇按照农村风貌功能提升工作开展小夫路(白鹿段)、彭白路(太子段、海窝子段)的风貌改造提升工作,预计将在12月底前完成360栋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改造后庭院将变得干净整洁,农房宜居性、舒适性也将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成都市农村风貌功能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彭派画廊廊道建设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完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建设,同时继续推动全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历史建筑管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其他村镇建设相关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 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 如今,彭州的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农家小院欢声笑语 美丽村庄游人如织…… 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现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布 《300余栋农房换上“新衣”!彭州乡村“颜值”拉满》[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