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城市不仅是人自在生活的空间
也是自然万物生长和栖居的所在
以“青绿”为基底来建立一座城
是最具有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的考量
青绿,象征着生机、活力
也象征着保护、守望
彭州绿
远不止看上去的美而已
它,是草木的颜色
是年少的样子
也是公园城市生命力的体现
一切“彭州绿”皆有迷人之处
犹如一行行诗、一阕阕词生长着
演绎着自然无限生机
一城的树木花草
即是一地的独特记忆
重塑彭州植物景观
是为了让人们与城市
更好地相互依傍与成长
一个开向青空和绿野的阳台,既可以晾晒被都市的繁忙反复揉搓的心情,也可以让目光越过钢筋水泥的森林,去眺望诗意的远方。
一千多年前的杜甫就有这样一个“小阳台” ,也许就是在某个春日清晨,他推开窗户,眼前的景色让他忍不住技痒,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名句。
在城市中能够看见雪山,得益于这里“落差感极大”的地理地貌。这意味着这里的植被类型能从最底层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一路爬升到终年白雪覆盖的高山草甸。较高的海拔、较低的纬度,自然带垂直分布明显,成就了彭州壮观的生物多样性。
彭州属成都第二大林区,全市森林覆盖率49.52%,林地面积7万多公顷,这里群山河谷纵横交错,原始树木密布,拥有各类珍稀动植物,自然生态资源优质丰富。大山的巍峨与湔江的滋养,孕育了丰富的珍稀植物,仅树木就高达350种之多,特别是银杏、鹅掌楸、领春木、红豆杉、珙桐等属古老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
终年常绿、花繁叶茂,便是彭州作为公园城市的范式。青山叠翠,林海千里,有太多平凡的瞬间,有太多简单的幸福,与彭州的生态有关。
翻开彭州地图,最浓墨重彩的一篇绿章落在龙门山脉,龙门山脊下的彭州城乡,一切都是绿色的山水画卷,在这一片人居福地,绿色,是最鲜明的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满满的青绿,那是彭州的“绿”肺,孕育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宝藏。
彭州天赐的宏伟自然是富于青绿感的。青,象征广阔苍茫的天空;绿,象征生命在萌发。青绿二色合一,可见在开阔的天地舞台上,鲜活的生命在不断地萌发、生长。
城市越来越大,并不意味着自然越来越远。
作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附近的绿意和远方的浪漫同样令人心神荡漾;在彭州随处可见的青绿色里,只要稍一留心,就能发现自己已然被自然包裹。
如今,行走在家门口的景观大道,道路花境迷人眼,让人心旷神怡。在等候红绿灯的片刻间歇,同样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境,给繁忙都市的人们,带来了一丝轻松惬意。
以草坪为画布,用花卉勾勒灵动图案,用生态绿色为主色调,点缀不同颜色的时令花卉,增加色彩的丰富性,以自然曲线形态为主,形成大色带、大地块的鲜明景观效果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丰富的绿地植被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布置面,不仅增加花卉覆盖面积,还打造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景观观赏形式,既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还给人们带来了舒畅的心情。
除了五彩缤纷的花境,在彭州的大街小巷,最不乏的就是随意一瞥都能看到的绿化树。每日两点一线的往返,看惯了满目的绿。虽习以为常,却也在四季中常看常新。彭州四季的斑斓色彩,大多来自行道树。
这里被绿意浸染,“木”之所及,皆是“氧”人的绿,行走其间,如同穿梭在“绿色隧道”之中,又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
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惠民利民的城市文体设施;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建设;社区公园、特色街区以及串联城市的绿道,让人们开窗就能见绿,迈步便能游园,也让上下班和回家的路充满温情。
在彭州,多元复合的公园城市新场景,勾勒着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的城市美景,随着公园城市建设在彭州一步步进阶升级,一幅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生态画卷正在彭州徐徐展开。
彭州的青绿,既是一种天然的、大气的、人力和自然共同造就的美好气质,也是一种宜人的、活泼的、包容的文化生活氛围。不管城市的格局怎样变化,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在绿意盎然的“大公园”里,每个生灵都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城市的花草树木是以人为本的,它连接起山和水,也连接起人与人,让人们发现生活有机且美丽的一面。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既有着青春的清爽和活泼,也有时间沉淀下来的自在和安然。青绿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悠悠然流淌在彭州的肌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