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阿姨你好,我是天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请问一下你是不是顾明月的家长呢……” “嬢嬢,我是东林社区的网格员小王,我打听一下你们隔壁邻居是不是叫顾亮,我有急事找他,你能不能帮我在小区业主群里面问问他电话号码是好多嘛……”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当前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彭州市就业部门积极落实省、成都市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安排部署。 自8月10日接收到上级部门推送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名单后,第一时间对毕业生开展全覆盖回访摸排服务,深化去年“亲戚式”就业帮扶体系,创新“1+13+N”回访摸排方法,通过就业主管部门、13个镇(街道)“亲戚”、教育、公安、医保、社保、残联、民政等N个市级部门力量,迅速对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暂时联系不上的145名毕业生进行全面摸排梳理,保证联系不上毕业生全部找到。 我市145名联系不上毕业生中,有78名毕业生多次拨打电话均未接听,就业主管部门立即通过办公短信平台逐一为毕业生发送“温馨提示”,表明近期我市正在对毕业生开展电话回访、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工作,请毕业生放心接听,耐心配合。 充分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资源力量,第一时间将联系不上人员名单共享至公安、教育、医保、社保等部门,通过户籍系统、招生系统和参保系统,核查每名毕业生的户籍信息、招生信息和参保情况,安排“亲戚”根据最新联系方式再次尝试与毕业生取得联系。 对于停机、空号、号码错误等无法实现电话回访的毕业生,根据公安部门查询到的详细户籍地址,充分发挥镇(街道)“亲戚”距离近、人员熟的优势,结合“微网实格”作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将摸排工作落细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遇到家中的确无人居住的,根据邻居、亲戚、小区业主提供的最新信息,再次电话回访,直至取得联系。 8月30日,随着天彭街道最后一名联系不上毕业生被找到,彭州市率先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联系率。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关注“正在求职”“暂无就业意愿”“困难毕业生”三类重点群体,进一步优化去年“亲戚式”结对帮扶工作方式,建好“亲戚式”就业帮扶专班,以更高的准度、更暖的温度、更实的态度、更强的力度,提升帮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解决有就业意愿特别是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确保彭州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人社局 《彭州市“1+13+N”摸排法实现高校毕业生100%联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