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季将至 有没有老母亲和我一样 比娃儿更心慌、更紧张…… 怕失眠、怕考砸、怕发挥失常 明明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 还是担心关键时刻“掉链子” 咋个才能跟孩子一起和考试焦虑SAY NO?
今天专门到石室中学求助了心理老师宋玥 2024年的中考、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苦练多年战斗技巧的“战士们”即将走上“战场”,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勇一战。
但是,就算已经模拟过无数次战斗场景,面对即将到来的庄严而神秘的重要挑战时,仍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心理波动。
这个时候,家庭作为最能稳定军心的“大本营”,“指挥官”(家长)需要根据“战士”(学生)的心态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帮助“战士”用良好的状态走上战场。
很多同学可能会出现 因为焦虑而失眠的现象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 事实上,适度的焦虑能发挥最佳水平 过低或过高的焦虑都会导致水平下降 “战斗”前的失眠,其实是大脑在自动寻找最适合的焦虑值。大脑的潜意识觉察到重要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候,就会释放减少睡眠的信号,希望身体能够保持清醒状态,争分夺秒解决问题。
如果“战士”不断地给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我昨天没睡好,今天肯定很困,头肯定很昏,肯定做不好……,这样的过度解读,就变成了将“失眠焦虑”叠加在“备考焦虑”之上,很可能让本来适度的焦虑值变成过度焦虑了。 这时,“指挥官”可以说:“太好了,这说明你的大脑已经进入了全面战斗状态。来吧,吃一顿美味的早餐,让大脑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有能量补充。”这时候,这顿营养又美味的早餐能够激活考生“战士”的味觉,让身体充满活力,大脑保持清醒,全神贯注迎接第一场“战斗”(语文考试)。 一般来说,经历了第一场“战斗”的洗礼,“战士”就会意识到——原来大考和平时考试没啥太大的区别,身体的紧绷状态就会松弛下来,中午觉可能就会睡得比较久。这时候,需要“指挥官”注意时间,提供及时叫醒服务,保证考生“战士”下一场战斗的时间安排。
“战前动员”是对考生出征前 进行的语言激励和心理鼓舞 各位“指挥官”可以根据“战士”的需求 来决定要不要进行“战前动员” 如果“战士”处于积极良好的备战状态,情绪稳定、表情轻松、作息规律、饮食正常、复习专注、话少且精、一言一行有条不紊……那“指挥官”就可以不用刻意说什么,就把战前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就行。例如:温和可口的饭菜、干净舒适的床铺、安静柔和的环境、松弛自然的日常交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成都教育发布 《再忙也要看!中考高考在即,这些话千万别说》[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