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湔”和“湔江”!该咋读,有啥来头?
返回列表
查看: 10023|回复: 0

“湔”和“湔江”!该咋读,有啥来头?

[复制链接]

7366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483
发表于 2024-3-24 18: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湔江之水浩浩汤汤,自龙门山脉绵延而下,从彭州穿境而过。岁月悠悠,湔江始终静静地流淌着,滋养着这一方水土,湔江是成都平原最古老的“母亲河”,是古蜀文化的摇篮,关于湔江你了解多少?


180910g09qcynqjj7y2070.jpeg



01
“湔”字怎么读?


说起家乡的方言,它,也许不是最流行的,之于你,却永远可爱动听。记得住裹着乡愁的乡音,便记得住自己的根脉。


180910naezwiav8j8y6n1m.jpeg


“湔”字,为独有地名,“湔”字读音是“jiān”,本义:水头。水流前锋。引申义:用水头冲洗。“湔”有濯、洒、洗刷、赎等含义。


180910l7clgkfkkkicfc6h.jpeg


在古文里“湔”也可读“jiàn”同“溅”,溅洒。在彭州旁边的什邡湔氐镇,当地人把湔(jiān)念做湔(qiàn)。


一个“湔”(jiān)字,承载了彭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02
湔江的“湔”(jiān)


湔江是沱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说文解字》对“湔”的注释是:“水。出蜀郡绵虒玉垒山,东南入江”。《汉书·地理志》也记载:“绵虒,玉垒山,湔水所出”。纵贯整个彭州。


180911qezsmxeselkvv9es.jpeg


“湔”字由“氵”和“前”组成,本义为水流的前锋,洪水的前锋更具冲击力,故又引申为冲洗之义。湔水是发源于高山而很快就流向平原的河流,比降大,水流湍急,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发源于湔山的河流大多水流湍急。这点与1989年版《彭县志》记载相符。



03
一条纵贯彭州的“母亲河”


湔江,古称湔水、濛水、玉村河,全长128公里,流域面积2057平方公里,孕育了“郫繁膏腴”的辉煌历史,是彭州的母亲河。


180911i8ws1tu1z0aataaa.jpeg


湔江发源于龙门山脉玉垒山支脉太子城峰下海拔4020米的红龙池和海拔4340米的乾龙池。两源合流后,分段有银厂沟、沙金河等名称。东南向流至海汇桥,又折向西南流至龙门山镇,接纳最大支流白水河(发源于龙门山脉光光山支脉),源头至此为湔江上游。


180911s3nla8e383wec8c4.jpeg


出龙门山后沿途接纳两岸支流,呈“S”形蜿蜒流至关口,此段为湔江中游。湔江中上游全长71公里,湔江出山谷处海拔750米,总高差4061米。河源山峰陡峭,多急流瀑布,河床狭窄,河谷多呈“V”形,流出龙门山镇后,河床由陡而缓,由窄渐宽,支流密集短小,多呈树枝状向主流汇集。


180911g9fjgprc9g9hj4cd.jpeg


湔江出关口进入平原分为九支: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濛阳河、小濛阳河、白土河、新润河、新开河,青白江,被称为“湔江九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渠的修建,湔江早已实现九河归一,以小石河为主流,其余皆演变为区间排涝河道。因此,现在几乎绝大多数彭州人都已经不知道“湔江九河”的存在了。



04
一条孕育古蜀文明的河谷


湔江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记忆。


180912nl1181x16kk159yq.jpeg


龙门山脉是成都平原的西缘山脉。传说,中华民族最早的治水英雄大禹诞生在龙门山。龙门山的得名,就是为了纪念他“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的功绩。


180912ieepcejeoeeiqeye.jpeg


湔江河谷是古代蜀国“立业建都”之地。《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鱼凫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先后在湔江河谷建都立业、开拓繁衍。后来,古蜀先民们也是沿着湔江走出河谷,并逐步定居在广袤的川西平原上。


180912emlelzaj0dxezhgl.jpeg


湔江水系是古蜀文明的母亲河。彭州丹景山镇有一个湔江堰,和都江堰一样是著名的水利工程,由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率众兴修。“湔水九分”构建而成的阡陌水系,至今滋润着彭州大地。丹景山麓文翁祠、白鹿镇上思文场,记录着彭州人民对文翁治水的感念之情。



05
一条展现立体山水百里画廊的彭派河谷


而如今,孕育在群山中的湔江河谷是彭州山地旅游的核心区,湔江河谷最宽处达2公里,这样的高地河谷在成都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如果说“湔水九分”体现的是古人面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那今天彭州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功能区规划,再造湔江河谷,本质上也是和文翁治水的精神一脉相承。


180912hvtpr2twdizwwap7.jpeg


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位于成都西北35公里,海拔从662米到4800米,拥有层次分明的云上、云中、云下三级立体雪山森林河谷体验空间;森林覆盖率86.7%,全年有200多天可观雪山,年平均气温14℃-24℃。


180913v6kk9ialjfgyafg6.jpeg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湔江河谷自然资源的奇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拥有U形河谷、高山云海、峡谷飞瀑,以及飞来峰、溶洞群等自然奇观;有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彭州湔江河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180913atsokggke5kepyms.jpeg


湔江河谷有着发展山地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地旅游,自然环境是载体,人文活动为底蕴,旅游项目是拓展。彭州紧紧把握资源禀赋拓展发展空间,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将湔江河谷作为旅游环境载体,充分利用高山河谷的独特地貌,构建起“一谷两麓、三级体验”的空间体系。


180913lka8amm8cb05mb57.png


把现代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发展理念、刚性约束融入规划中,确保功能区实现集约、绿色发展。曾经孕育了古蜀文明的湔江河谷,转型成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一幅壮美的彭派立体山水画卷,正在龙门山麓徐徐铺展。



从远古走来

湔江水日夜奔流

滋润沃土,灌溉良田

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

向未来奔去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

书写着生生不息的繁荣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湔”和“湔江”!该咋读,有啥来头?》[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