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 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 60个县(市、区)入选 彭州市榜上有名
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目的是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设施条件良好、产业发展领先、组织保障有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彭州凭啥入选? 跟着彭妹妹一起来了解吧
彭州地处成都平原北部,素有“天府金彭,蜀汉名区”之美誉。近年来,彭州大力发展特色村镇、特色林盘、乡村绿道、田园赏花、精品民宿等,呈现出以农业观光、亲子研学、康体健身、乡村美食、采摘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商文旅体大融合发展态势。
彭州拥有四大主体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五大国家级旅游品牌资源,三个4A级旅游景区,以及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中唯一一个以文旅为主导产业的功能区—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生态、人文、农业资源在彭州交互相融。
目前,彭州已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聚焦擦亮乡村名片,彭州提出了“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的民宿集群发展构想,规划“1个龙头民宿产业园+10个民宿聚落”的产业格局。创新提出“五位一体”全要素解决方案,成立了全国首个“民宿产业生态联盟”,实现民宿全产业链生态的构建。
如今,彭州累计引进15家全国知名品牌民宿,建成无所事事、半盏山房等59家特色品牌民宿;创建“天府旅游名宿”“成都市精品民宿”等品牌民宿15家;2家民宿取得全国首批民宿服务质量认证。在全市7.13万余名休闲农业从业者中,有近5万农民靠吃“乡村旅游饭”实现增收。
说到农业,沃野千里的彭州,农耕文明灿烂悠久,自古便是成都保粮稳菜大后方。作为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稻菜轮作产业带的核心区,彭州牢记“国之大者”,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端种业,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中国十大蔬菜种植基地”之一的彭州,与山东寿光等地齐名,濛阳,则是这“基地”的核心。作为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主要承载地,濛阳汇聚了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中国蔬菜博览馆等项目,推动农业研发、种子、育苗、种植、会展等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进一步彰显“天府粮仓”彭州片区“保粮稳菜”核心功能。
与此同时,彭州还是中国最大的川芎生产基地,彭州川芎以个大、质优、品质纯正、入药效良闻名于全国中药材市场。敖平镇是彭州川芎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4万亩,占全国川芎种植总面积30%以上,拥有“中国川芎第一镇”的美誉。
经过多年的发展,彭州的川芎已从传统种植销售,实现了全产业链条的“蝶变”。川芎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描绘着乡村振兴中农旅产业发展的美好图景。如今,以彭州、什邡等地为代表的道地川芎不仅是高品质的传统中药材,还从标准创新制定到全产业链打造,迈入到了生态化、标准化、高品质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彭州依托现有农耕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以构筑“绿道环”、串联“公园链”、联通“河湖网”为重点,塑造“山在城中、城在水畔、路在绿中、人在花间”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意境。 以“新林盘、新营造、新场景”为指引,彭州大力发展“林盘+”,打造适宜于新乡村、新消费的活力林盘景区;以万亩蔬菜大地景观为本底,以“泉水绿道”为纽带,集中建设了一批示范性“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旅游”项目,建成了天府蔬香博览园等休闲农业特色场景;打造了云上餐厅、鹿野花塔、藤原豆腐店等60多处消费场景。今年1至11月,全市接待乡村旅游1279.23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73.77亿元。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彭州的一大特色,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彭州将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由简单粗放向精细品质转变、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文创化、品牌化、连片化发展,使乡村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幸福家园,成为全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布 《再添“国字号”荣誉!彭州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阅读原文]。
|